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268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当天下午于朵也取了2000,一起给辛明宇汇过来了。

既然辛明宇自己在广州,进货的事就交给他自己奔波了。

顶多汇款单还写辛明政的名字而已。

所以这一次,于朵电器行会进7000的货。

运费和保险费就要花掉1400。

这是把7000的股本和之前一个月赚的,全投进去了。

于朵都不得不承认,如果不是霍先生和运输车队收了保险费,一旦有闪失会全赔,她真是不太敢。

不过,辛明宇也挺果断的。果然是去了广州开了眼啊。

她拿着计算器加了一下,这五次进货光是保险费她们都要掏一千多!

另外,辛明宇也把广州的一些老建筑好好的看了看。

他说等于朵去了,有机会带她去走走、看看。

第二天是旅行社休息的日子。

吃过早饭,于朵换上网球裙和运动鞋,跟着常宁往大院的室内运动场去。

伏天,只能是在室内运动了。

不然人很容易中暑的。

旅行社幸亏基本都是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年轻人,不然真受不住那个累。

老郑年纪大些,但他不用跟着跑进跑出。

游客下车后,他就可以在车上或者找个地儿坐等。

肯定就避开阳光直射了。

于朵拿着球拍和常宁过去,“我们在这里穿一件衣服都热得慌,顾大哥在昆仑山上还穿着军大衣呢。”

她算是知道他为什么跨季都只背了一个军用大背包了。

他回头就直接军大衣套在外头就行啊。

大不了里头再加一件军用的绒衣。

毕竟平地上此刻的温度也不算低,山上不到零下十度。

如今是昆仑山最顶端的哨卡,一年到头最暖和的时候。

常宁背了一句《地理》课本上的话:“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

“于朵,常宁——”

两人回头,狄见欢也拿着自己的球拍从背后追上来。

她是和那个叫曲灵的女孩子一起来的。

之前一个来月都没见到曲灵,听说她是放暑假后去上海探亲了。

曲灵倒是没拿球拍,感觉就是来看看。听说昨天刚回来,今天应该还在休养生息吧。

于朵准备先看看,把规则看懂再说。

曲灵便和她一起坐在了一旁。

其它人有在场上打的,也有在做肌肉放松的。

这儿一共两个场子,也不能让年轻人都占了。他们就在一个场子里打。

曲灵对于朵笑道:“之前还问你要不要到大学卖收音机。没想到你玩那么大,直接开电器行了!”

“也是因为一朋友的哥哥就在广州,而且很能干。我们商量之后就凑了本钱,托他哥哥在广州进货,然后勉强支应了起来。”

于朵对于去广州还挺期待的,她真的没有走出过京津两地。

狄见欢活动了一会儿想起一茬事,过来坐在于朵另一边。

“我爷爷昨晚和一个教育界的老朋友通电话。我听着,说是明年高考的报名规则要变了。”

于朵挑眉,“怎么变?”

“现在吧,不管你学历如何都可以报考,就连研究生都是这样。只要你能考上就收。但三年下来,已经把之前囤下来的人都消化得差不多了。所以以后再想报考,就必须有上一级学校的学历或者是同等学力证明。你告诉江津一声吧,我跟她不是太熟。她今年如果走得了,哪怕是中专、中师,其实也建议先去读。毕竟她家的条件真的是太不好了。如果是要减轻家庭负担,中师、中专出来也是包分配的。我听说改革开放会建很多厂,届时会需要大量的中专生。没办法都等着读完大学再出来参加工作了。”

在狄见欢这里,江津的家庭条件就是很差的了

但其实江津家里双职工,能供着她脱产备考。这比一起回来的那七个知青的条件都要好。

这其中包括于朵的二姐于凌。

不过,狄见欢这样提醒自然是好意。

而且,江津的学习条件确实不是太好。再脱产一年对她来说也不现实。

江津是奔着铁饭碗去的,她的家庭负担以后会比较大。

其实她姐姐也在家里力所能及的做一些手工活儿。

诸如手工编织或者织点小物件之类的。

但华国的家庭妇女多少都有些这方面的技能,而且不太舍得花钱在这上头。

于朵准备下次送旅行团客人的小礼物,可以试着从江津的姐姐那里订制些编织手工艺品。

她当老板的人,肯定要对手下的人好一点才能笼络人心啊。

而且这笼络住的不只是江津一个人的心而已。

其他人也会把自己代入的。

不过江津确实可以先上学、工作,然后再谈其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